佛山网站建设公司跟大家聊下互联网上存在哪些痛点?具体如下:
1.难以兼顾效率和信效度
互联网的从业者常把“天下武功唯快不破”这句话挂在嘴边,不可避免对用研的要求也是如此。从传统调研行业跳过来的研究人员可能会觉得不适应,传统行业做一个项目可能需要耗时几周到几个月,这在互联网的速度里是不能接受的。
2.对数据的过度解读
人们总是期望能从研究中发现一些“出于意外的事情”,而现实是受限于方法上的缺陷和时间经费的限制,多数的数据结果是验证多于发现的。这种时候做研究的人往往会带着一种“我必须想出点什么”的心态,去换着角度解读数据。确实有些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能有新的发现,可是这种解读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判断,根据这样的判断得出的所谓建议,有时候反而是在误导。
3.产品数据分析与用户研究割裂
不管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,这种割裂都是存在的。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种情况是,做数据分析的人躲在后头埋头于数据,他们与用户之间几乎是没有联系的。纯粹从产品数据的维度去分析出来的结果,往往陈述的是一种现象,而当被问及现象背后的原因时数据分析师们常常会感到无力。反过来,做用户研究的人经常接触用户,但却不太懂利用产品本身的数据结构,他们更习惯于通过访谈和问卷来获取信息,而痛处就在于此类信息的获取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,结果容易受到质疑。这种割裂一方面让研究人员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瓶颈,另一方面也令业务方获取不到全面有效的信息。
4.研究方法的缺陷
作为专业人员当然有一些方法可以尽量减少误差,但无论你做得如何的专业,这种偏见总是会存在的,而偏见的结果就是不信任。更为重要的是,由于研究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,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更加扩大了误差的范围。痛处在于,在商业环境里你就算用严谨治学的态度去搞用研,人们可能表面恭维你是个“专家”而心里觉得你是个大忽悠。